当前位置:97小说网>都市小说>崇祯盛世> 第0807章 把握未来的眼光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0807章 把握未来的眼光(1 / 2)

金本位,银本位究竟哪种好,崇祯皇帝朱由检并不在意,他在意的是哪种对大明货币将来统治这个世界的经济更为有利!

如何用一堆堆的白纸便可以控制这个世界!这才是崇祯皇帝朱由检最为关心的一个问题!

崇祯皇帝朱由检实际上已经开始在向这帮大臣和重要的监助手们讲解历史的发展趋势!

金汇兑本位制是一种持有金块本位制或金币本位制国家的货币,准许本国货币无限制地兑换成该国货币的金本位制。【】◎,23≌)。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国际货币体系,是典型的国际金本位货币体系。这个国际货币体系大约形成于1880年延续至1913年,它是在资本主义各国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实行金币本位货币制之后自发地形成的,其形成基础是英国、美国、德国、荷兰、一些北欧国家和拉丁货币联盟(由法国、意大利、比利时和瑞士组成)等实行的国内金币本位制。

随着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矛盾的发展,破坏国际货币体系稳定性的因素也日益增长起来。英国在拿破仑战争期间,美国在南北战争期间都曾经停止黄金与纸币的兑换。到1913年底,英、法、美、德、俄五国占有世界黄金存量的2/3,绝大部分黄金为少数强国所占有。这就削弱了其他国家货币制的基础。到1913年,全世界约有60的货币用黄金集中于各国中央银行。各国多用纸币在市面流通,从而影响货币的信用,而一些国家为了准备战争,政府支出急剧增加,大量发行银行券,于是银行券兑换黄金越来越困难,这就破坏了自由兑换的原则。在经济危机时,商输出减少,资金外逃严重,引起黄金大量外流;各国纷纷限制黄金流动,黄金不能在各国间自由转移。由于维持金币本位制的一些必要条件逐渐遭到破坏,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性也就失去了保证。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各国停止银行券兑换黄金并禁止黄金输出,同时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

战争期间,各国实行自由浮动的汇率制,汇价波动剧烈,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性已不复存在。于是金币本位制宣告结束。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在1924-1928年,资本主义世界曾出现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都先后恢复到大战前的水平,并有所发展。各国企图恢复金本位制。但是,由于金铸币流通的基础已经遭到削弱,不可能恢复典型的金本位制。当时除美国以外,其他大多数国家只能实行没有金币流通的金本位制,这就是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

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由于不具备金币本位制的一系列特点,因此,也称为不完全或残缺不全的金本位制。该制在1929-1933年的世界性经济大危机的冲击下,也逐渐被各国放弃,都纷纷实行了不兑现信用货币制。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