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7小说网>历史小说>回到宋朝当暴君> 1974.如何封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974.如何封职(1 / 2)

”朕已经和军机令说过,此行,由副国务令你作为主使,代朕接受元皇的投降。”

稍作沉默后,赵洞庭才又开口,”若是没有什么意外。届时元皇会在皇宫正殿内将传国玉玺交于你,再率文武百官正式向咱们大宋称臣。国务令你接收过传国玉玺后,宣读朕的圣旨即可。这事,其实朕本不必亲自到这泌阳来,来这,也是想和你商议商议。给元皇封个什么官职才好。在这方面,你比朕更为擅长。”

”臣惶恐。”

将士们个个脸上都昂扬着幸兴奋、骄傲的神采。

现在大宋的将士们都不穿那些笨重的甲胄了,但仍然是显得jīng神抖擞,甚至更甚以前。

各处官道上都是蔓延得极远的军伍。

一时间不知道多少将士从元朝地境里向着大宋边疆而来。

这时候,在上蔡、遂平等地的大宋守备军也开始缓缓撤退了。

至于东边海外,更不用说,称臣的称臣。没称臣的,已经彻底成为大宋的土地。

越李朝已然是被打得抬不起头了,不可能再有胆量造次。

至于南边接壤的越李朝,在大宋百姓们心中比大理的地位还要低。因为,他们的国王现在都只是大宋的侯爷。

大理已经成了大理路,吐蕃也成了吐蕃路。西夏已经称臣。

至此,大宋在中原是真正再无敌手。

照这样的速度下去,应该不用多长的时间,元朝投降的事情便会举国皆知。

大宋北疆艳沿线,距离唐州、蔡州近的那些地方都是陷入欢天喜地中,且以极快速度向着周围蔓延。

而这个时候,前沿元军投降的消息当然已经传到大宋境内了。

离去前,只给陈文龙留下纳降元朝的圣旨。

翌日,赵洞庭率着高手们和飞龙军便离开泌阳,继续往襄阳方向去。

纳降的时候。只需得把真金的职位说出来,稳住元朝众大员的心就行。

这事不那么着急。

如何安排乃颜等人已经有初步的打算。赵洞庭说,回到长沙后再和陆秀夫等人商议,便会作出决议。

直过去许长时间,赵洞庭和陈文龙才打开大殿的门。

这比商定真金的官职还要更为繁琐许多。

赵洞庭不在乎延用降臣。只需得这些人真正有本事,能给大宋美好的未来添砖加瓦便行。

他们都是元朝辅国大臣,本事当然是有的。既然接收整个元朝,不接收他们难免显得小家子气。

其后他在大殿里又接着和陈文龙商议关于如何安排乃颜、王恽这些人的问题。

赵洞庭拍拍手,”那就这样定了。朕等会儿就拟旨给你。封他为副国务令。至于那些元朝大员……”

只这样的位置,又让他很难有拉山头的机会。

真金处在这样的位置上,地位自是有了。

这几项都不如教育、商务、财政、科技等项关系着大宋的根本,但却又得有人去具体实施。

陈文龙眼中发亮,躬身道:”臣以为如此甚妥。”

最后赵洞庭道:”不如便让他负责农林、水利,再有抗震救灾、防汛抗旱、扶贫等具体工作吧!”

接着殿内是半晌的沉默。

陈文龙点点头,没有说话。

接任向东阳未知的辛景福在能力上较之向东阳是要差些的,大宋还能这么飞快发展,是因为已经步入正轨。

大宋再也没有向东阳了。

即便被赵洞庭追封为太师,又以国葬之礼下葬,可其实又有什么用?

而他,却也因为而cào劳过度。猝死任上。

他是大宋最好的管家。是他,让大宋撑过那段最困难的时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