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故意的放水下,召国的士气,还是在那了。而如果端礼输了,那么端礼方会知道人外有人,对他以后的成长,也有绝大的好处。
他们老了,他已经老了,而余铮的年纪也大了,特别是在余世昌的事情之后,余铮的身体其实不太好。若非为了报答帝皇没有诛余家九族,他才这么努力的抗战,否则,他早就辞官了。
所以召国的以后,靠的是端礼这一辈,而这一辈的小将中,端礼和郑晖年是最有潜力的。
换一句话说,帝皇也是最想培养他们的。
林家的前车之鉴,端礼和郑晖年成婚,端家和郑家绝了后代,就算端家和郑家还有后代,但端礼和郑晖年没有子嗣,那么帝皇愿意给他们更多的更大的富贵,因为,端礼和郑晖年的富贵和成就,只在这一代。
不会出现当年林家持宠而骄的情况。
赵元崇虽然无意往这方面去算计,但却是确确实实的存在的。
庆承的剑,端礼的枪,在风中,在空中,划出一道道的痕迹,那痕迹虽然大家的视线看不见,但是他们的武功,他们的招式,他们用生命在拼搏,震撼了在场所有的人。
清国的士兵很紧张,而召国的士兵也紧张。
庆承是清国的主帅,他一旦倒下,清国的士兵必将大乱。可端礼不是召国的主帅,端礼就算输了,召国的士兵不会乱。
因为,召国百姓心中,最尊敬的帝皇,还在军营里。
所以这场比试,召国输得起,而清国输不起。
这层关系,端礼没在想,可庆承却想得十分清楚。然而,他越是急于求胜,心就越急躁,破绽就越多。
所以打从一开始,就是端礼占了上风。
清国军营。
林杰斐为了以防第二波刺客的突袭,一直在李墨染的帐篷里。
“王爷,清国和召国的仗停了,现在是昌平王庆承和召国前锋少将端礼在比试。”紫易来报。
林杰斐蹙眉:“这是怎么回事?”好端端的国战,怎么成了个人的比试?
“具体的情况暂且不清楚,而且从比试上来看,昌平王处在下风。”紫易又道。
“什么?”这个庆承脑子糊了吗?林杰斐马上想到了重点。
第8章王妃来军营
庆承在军中,能代表清国。
而端礼在军中,不能代表召国。
这对清国的士兵而言,是国家和国家的比试,而对召国而言,不过是个小将的挑战。
真是糊涂,这个庆承真是糊涂了。
林杰斐紧皱着眉头,说明了他的不悦。他一直以为清国的昌平王是个聪明人,却没想到今日也是这么冲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