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天庭,巨灵神也是个名头响亮的先锋大将,法力高强,力大无穷。⊙,</p>
但是与猴子交手,只几个回合,就被猴子劈头一棒,把宣花斧打成两截,败阵而逃。</p>
猴子也不追赶,否则追上去一棒子,巨灵神就得当场毙命,笑道:“脓包!脓包!我已饶了你,你快去报信!快去报信!”</p>
巨灵神回到天上,径见托塔天王,下跪道:“弼马神通广大,末将战他不得,败阵回来请罪。”</p>
李天王发怒道:“这厮锉吾锐气,推出斩之!”</p>
旁边闪出哪吒太子,道:“父王息怒,且恕巨灵之罪,待孩儿出师一遭,便知深浅。”</p>
李天王也就是那么一说,听了哪吒的意见,点了点头,着哪吒出战。他手下能用的先锋大将本就不多,把巨灵神斩了,以后用谁去?</p>
花果山前,哪吒叫战。</p>
猴子一看是个少年,笑着问道:“你是谁家小哥?闯近吾门,有何事干?”</p>
哪吒喝道:“泼妖猴!岂不认得我?我乃托塔天王三太子哪吒是也。今奉玉帝钦差,至此捉你。”</p>
猴子笑道:“这般大话?我且留你的性命,不打你。你只看我旌旗上的是甚么字号,拜上玉帝:是这般官衔,再也不须动众,我自皈依。若是不遂我心,定要打上灵霄宝殿。”</p>
哪吒抬头看处,乃“齐天大圣”四字,心说这妖猴好生猖狂!</p>
哪吒喝道:“这妖猴能有多大神通,就敢称此名号!不要怕!吃吾一剑!”</p>
猴子道:“我只站下不动,任你砍几剑罢。”</p>
哪吒一挑眉,有些动怒。大喝一声,叫“变!”</p>
即变作三头六臂,手持着六般兵器,乃是斩妖剑砍妖刀缚妖索降妖杵绣球儿火轮儿,丫丫叉叉,扑面打来。</p>
猴子见了。笑着道:“这小哥倒也会弄些手段!莫无礼,看我神通!”</p>
接着,也喝声“变”,也变作三头六臂,把金箍棒晃了一晃,也变作三条,六只手拿着三条金箍棒,与哪吒斗了起来。</p>
哪吒,亦作那咤。天朝古代汉族神话传说人物之一。</p>
哪吒信仰兴盛于道教与汉族民间信仰。在道教的头衔为中坛元帅通天太师威灵显赫大将军三坛海会大神等,俗称太子爷三太子。</p>
对于其角色的记载源于元代《三教搜神大全》,活跃于明代古典《西游记》《封神演义》等多部文学作品中。</p>
哪吒一说源于印度与佛教,一说源自于古波斯。</p>
哪吒的形象,历来评价较高。有人认为他是作品中写得最富有生命力,也是最出色的人物,也有人把他和《西游记》里的孙悟空,《水浒》里的李逵鲁智深相媲美。其鲜明的艺术形象。在天朝的文学画廊中放射着灼灼光辉。</p>
与巨灵神那个水货一比,哪吒是个货真价实的法力高强的神仙。</p>